甘肅突出區域特色 強化政策扶持 推進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甘肅省把農業生產“三品一標”作為產業扶貧和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省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兩個“三品一標”建設 打造“甘味”知名農產品品牌的實施方案》,配套出臺系列政策文件和優惠政策,統籌推進特色產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構建起特色產業主導、地域品種補充、產業生態循環、品質綠色安全、品牌叫響過硬的農業產業體系,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寒旱農業-生態循環-綠色產品-甘味品牌”發展路子。
一、完善種業發展政策,促進品種培優
制定出臺《甘肅省現代種業推進方案(2019-2035年)》等文件,優化種業發展政策,培植制種產業優勢,加快推進種業育繁推一體化發展。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組織開展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全面摸清全省農作物、畜禽和水產養殖種質資源基本情況。已征集農作物種質資源1500余份,查清畜禽遺傳資源14個種66個品種,群體數量4.97萬頭只。推進良種聯合攻關。集聚省農科院、甘肅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與優勢育種企業的科研力量,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科企聯合體,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提高科研成果轉化效率。做大做強種子龍頭企業。引導資源、技術、人才等要素向重點優勢企業集聚,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投資合作,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種業集團。支持龍頭企業改造更新加工設備,建設大型現代化種子加工中心。全省玉米制種130萬畝,保障了全國一半以上的大田玉米用種;馬鈴薯原原種11.9億粒,種薯面積40萬畝,40%銷往外??;瓜菜花卉種子面積41萬畝,對外制種量占全國的50%以上。
二、健全完善支撐體系,推進品質提升
制定出臺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堅持“產出來”“管出來”兩手抓,著力構建“甘味”農產品品質保障支撐體系,推進農業產業組織化、規?;?、綠色化和品牌化發展。健全農產品產地環境監測評價體系。建成產地環境評價數據庫平臺,開展產地大氣、水、土壤養分、重金屬等成分分析,促進產地水土潔凈。健全農產品營養品質檢測評價體系。組織開展農產品的產地環境、營養價值、質量安全等專業分析評價,完成定西馬鈴薯等30個產品的品質評價工作,讓消費者更多了解甘肅特色農產品營養品質特質。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與國家平臺、省食品安全追溯平臺實現共建、共管、共享,全省名特優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全部納入國家追溯管理,上傳監督檢查記錄44959條、檢測數據337萬條,實現全程可追溯管理。
三、實施“甘味”品牌營銷戰略,強化品牌引領
建立“甘味”農產品品牌目錄制度,出臺《甘肅省“甘味”農產品品牌認定管理辦法》,制定《“甘味”品牌建設方案》,在全國率先建設“甘味”省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初步形成了“甘味”省級公用品牌+市縣區域品牌+企業商標品牌三級融合協同支撐的農產品品牌體系。建立“甘味”品牌目錄管理制度。堅持嚴格準入、動態管理、定期核查、有進有出,形成競爭機制,分兩批遴選60個區域公用品牌、300個企業商標品牌入選《“甘味”農產品品牌目錄》。開展“甘味”農產品產銷對接。在省委、省政府直接推動下,社會多方聯動,在南昌、重慶舉辦的農交會上廣泛開展系列農業品牌推介和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在2020、2021年甘肅特色農產品貿易洽談會上,重點開展“甘味”農產品展示展銷和洽談簽約,推動“甘味”農產品走出去。加大“甘味”品牌宣傳。甘肅省政府與新華社簽署了“民族品牌工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征集推出“厚道甘肅、地道甘味”品牌廣告語,2021年7月1日起在央視連續投放“甘味”品牌公益廣告。精心制作“甘味”品牌廣告片和專題宣傳片,在機場、火車站、高速公路服務區持續播放,全方位營造宣傳“甘味”、唱響“甘味”的良好氛圍。
四、開展抓點示范行動,推進標準化生產
印發《甘肅省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標準》,整鄉、整縣、整流域區域化、標準化、規?;B片建設種養基地。建立農產品生產技術規范標準體系,發布農業地方標準1380余項,形成了覆蓋全省大宗、優勢、特色農產品的地方農業標準體系。一方面,分級抓標準化示范。省級抓一批萬畝(萬頭只)核心示范片帶,市縣兩級抓十萬畝(萬頭只)以上的綠色標準化基地,輻射形成跨縣連片100萬畝(萬頭只)以上產業帶,推動優勢特色產業跨鄉連片、跨縣成帶、集群成鏈,全省建設抓點示范種養基地786個。另一方面,分業抓標準化示范。畜牧業加強養殖圈舍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良種引進等技術指導,建設10萬只以上現代肉羊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10個、萬頭優質肉牛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10個。種植業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土地流轉力度,提升規?;?,全省抓點示范和標準化種植基地面積達到925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