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聯動 政策保障 引領山區鄉村產業振興
平順縣高踞太行山南部,擁有各類動植物中藥材300多種,其中大宗中藥材67種,連翹、潞黨參等道地中藥材10多種,是潞黨參正宗原產地,堪稱“天然中藥材寶庫”。自2020年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以來,平順縣產業園堅持產業立園、質量興園、農民建園、政策活園,走出了一條山區縣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路子。
一、堅持產業立園,打造中藥材全產業鏈
平順縣產業園突出“五化”抓手,推進科學種植、多元加工、規模倉儲、電商營銷、農旅發展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建設,引領山地農業高質量發展。
(一)科學化種植。持續做大種植規模,采取大田輪作、糧藥間作、退耕還林、造林間種、野生撫育等方式,建設潞黨參標準化種植基地2萬畝、仿野生種植基地1萬畝,連翹標準化種植基地4萬畝、標準化撫育面積38萬畝。
(二)多元化加工。園內集聚振東、正來2家制藥龍頭企業、12家中藥材初加工企業、28家初加工專業合作社,培育“龍頭企業+中小企業+合作社”梯次增值的多元加工模式。其中,龍頭企業主打潞黨參口服液、復方靈芝健腦膠囊、連翹葉茶、黨參酒等精深加工產品,中小企業主打黨參脯、黨參膏、黨參粉、黨參茶等初深加工產品,合作社主打米炒黨參、黨參切片等初加工產品。園內中藥材加工轉化率達90%,加工產值達11.6億元,農業企業稅收334萬元。
(三)電商化營銷。發展電商企業15家,網商、微商400余家,建成“1部+10站+50個聯系點”的縣鄉村三級中藥材電商購銷網絡,培育200名電商銷售本土人才,形成“線上線下”“內引外聯”的中藥材產品營銷體系,2020年中藥材產品線上銷售額達1.78億元。
(四)現代化倉儲。綜合采用企業自建、財政獎補、聯合建設等方式,加快補齊倉儲保鮮冷鏈短板。支持振東集團建成恒溫庫、冷藏庫、成品庫8萬平方米,倉儲能力達2.6萬噸,冷鏈倉儲物流能力達3.4萬噸。發揮麥豐農業公司帶動作用,聯合13家合作社建設1.7萬立方米儲存冷鏈庫,初步構建了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體系。
(五)農旅化發展。實施“中藥材+”戰略,將中藥材與旅游、休閑、康養等產業相結合,承辦山西省太行片區旅游開發推進會,建設振東蘆芽特色康養小鎮、龍鎮潞黨參特色文化小鎮、平順藥茶文化體驗園,2020年接待游客118萬人次,旅游收入達7億元。推進園村融合發展,園內建設旅游專業村30個、農家旅社300余家,神龍灣、張家凹、秦光等被評為國家級鄉村旅游模范村。
二、強化質量興園,樹立道地藥材標桿
平順產業園優化中藥材生產結構和產品結構,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引領道地產區中藥材綠色發展。
(一)保護道地資源。在建全國唯一潞黨參原生境保護區,建成5省23個野生連翹種質資源圃,確保藥材道地性。制定潞黨參仿野生種植技術標準,推廣仿野生種植1萬畝。編制《潞黨參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間作倒茬、集雨水窖、誘蟲黃籃板等26項綠色生產技術。嚴控農藥使用量,2020年農藥施用量僅0.03公斤/畝;發放有機肥2000余噸,實現園內種植草木中藥材行政村全覆蓋。
(二)強化科技支撐。與山西中醫藥大學簽訂校地合作協議,特聘山西醫科大學教授擔任產業園首席顧問,與山西省醫藥與生命科學院研究所制定黨參組培苗生產技術規程山西標準。2020年產業園投入新品種新技術研發引進推廣經費850萬元,完成黨參專用生物肥料、連翹野生關鍵技術、道地青翹炮制加工技術研究等10個科研成果。其中,連翹野生關鍵技術研究被鑒定為國際先進,青翹殺青干燥一體機獲得國家專利。
(三)注重品牌引領。創建“平順農谷”區域公用品牌, “平順潞黨參”“平順連翹”通過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培育紀蘭、平興、正來、佛堂嶺、馬跑泉等30多個企業商標。研發黨參烏雞湯、黨參小米粥、黨參夾棗等功能藥膳,推出平順地方特色潞黨參宴。先后在央視《中華醫藥》《走村直播看脫貧》、東方衛視《我們在行動》等欄目推介潞黨參,顯著提升了平順道地中藥材知名度。
(四)嚴抓質量安全。建成1個農產品綜合檢驗檢測中心、11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與企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實行產加銷全過程質量安全監管。依托平順中藥材數字化平臺,建設覆蓋育苗、移栽、除草、采收、加工、儲藏、運輸、銷售等8個環節的全程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樹立道地正宗品牌形象。
三、帶動農民建園,讓農民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
平順產業園注重調動農民建園積極性,以提高農民市場主體地位為目標,以產業化經營為紐帶,鼓勵龍頭企業牽引、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跟進,與農戶建立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效對接。
(一)探索產業化聯合體保險模式。支持振東集團牽頭成立首個省財政支持的中藥材產業化聯合體,創新開展潞黨參、連翹種植成本和目標價格保險,即市場價格高于企業與農戶簽訂的收購合同價格時,由保險公司賠償收購差價。該模式既能幫助產業化聯合體抵御市場風險,又顯著調動了農戶種植中藥材的積極性,2020年價格保險涉及種植戶6146戶,保險賠付1021萬元。2021年企業與農戶簽訂連翹收購協議擴大到25萬畝、黨參擴大到1萬畝,保險公司提供保險額度由2.2億元提高到3億元,預計每戶增加收益1000元。
(二)創新“村企共建”帶農模式。按照“村企共建、聯動發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思路,鼓勵中藥材種植專業村成立公司,通過流轉土地、造田增地、返租倒包等方式,擴大中藥材生產規模。其中,園內龍鎮村黨支部書記發起成立鑫源公司并擔任董事長,帶領村集體成立潞黨參、香菇、養殖等3個合作社,推進藥菌種養循環發展,惠及農戶300余戶、戶均增收6000多元。2020年,龍鎮村黨支部書記賈永平同志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三)推廣“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支持成長性好、輻射能力強的合作社建立潞黨參示范基地,帶領農戶發展三年生優質潞黨參,建設中藥材加工標準化廠房,采用“入社參股、按股分紅”方式,帶動社員致富。其中,金山谷合作社開展優質潞黨參“私人訂制”,注冊“東彰·微商村”“太行金山谷”“風子嶺”商標,帶動159戶農戶長期生產,提升了農戶以品質占領市場的信心。園內農戶加入合作社比例達39%,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7元,高于全縣平均水平32%。
(四)實行“龍頭企業+農戶”就業模式。支持龍頭企業建設中藥材試驗示范基地,為農戶提供標準種苗和技術支持,勞務雇傭3300余人從事田間管理、中藥材購銷和精深加工,聯結帶動農戶8600戶,促進農民就近就業、穩定增收。依托廣電總局、阿里巴巴幫扶平順縣的有利條件,推進農民變主播、農村變微商村,建成15個微商村、150個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園內農副土特產品發展到20個品種100余款,帶動5.1萬農民從電商發展中受益。
四、推進政策活園,激發產業發展動能
平順縣強化政策支持,推動將中藥材產業列入山西省十大產業發展集群,出臺財政扶持、保險兜底、信貸貼息、保障用地等一攬子政策措施,傾斜支持產業園建設。
(一)加大財政扶持。專門制定《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實施方案》《產業發展獎補辦法》等財政扶持政策,2020年投入地方財政資金1.13億元,重點支持園內道路、高標準農田、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撬動正來、振東等公司投入13.87億元,新建潞黨參口服液、年生產60噸的藥茶生產線等項目,全力扶持中藥材產業發展。
(二)強化金融支農。專門制定《關于對中藥材產業發展提供金融扶持的實施辦法》,投入20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撬動商業銀行貸款2億元,重點支持園內基地建設、初深加工、產品研發、倉儲物流等。推出“新農貸”“富民貸”“強民貸”等金融產品,政府擔保全額貼息3673.9萬元,撬動金融貸款5.97億元,基本滿足園內經營主體融資需求。
(三)加強用地保障。專門制定支持產業園建設用地和設施農用地等保障政策,積極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騰挪空間用于支持產業融合發展。創建期新增510畝建設用地、382畝設施用地,其中支持農產品物流園、潞黨參育苗工廠建設用地132畝,為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提供用地保障。
“十四五”期間,平順縣將立足根本保地道、依托園區興產業,堅持“建設大基地、推進大融合、發展大健康”建園思路,加快建設歷史悠久、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道地藥材生產基地,集中打造集種植、加工、科技、文化、銷售、養生等為一體的道地藥材全產業鏈,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山地區域推進鄉村產業振興樹立樣板、探索經驗。